設計不是畫完就結束,現場才是考驗的開始

許多屋主以為,只要請設計師畫好圖、3D 模擬圖也看過了,接下來交給工班「照著做」就好。然而,實際上最容易出錯的,往往不是設計階段,而是現場施工的落實過程
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每一個工種進場前,都堅持進行「對單」流程——一場設計與實務之間的確認,也是避免錯誤發生的關鍵戰役。


什麼是「對單」?不是畫完圖,而是逐項「核對」

「對單」,在設計與工程語境中,是指在每個施工節點開始之前,由設計師、監工、甚至屋主共同到現場(但大部分屋主都不在),針對即將施作的項目一一確認與說明

這不只是一場對話,而是包括:

  • 尺寸是否符合圖面
  • 實際現場是否有遮蔽、限縮等狀況
  • 與其他工種是否產生衝突(例如櫃體會不會壓到插座)
  • 若與圖面不同,是否需現場調整

對單,是設計從紙面走到現場的第一道防線。


為什麼對單是必要的?因為每個「看起來沒問題」的細節,實際上都可能出錯

許多錯誤都發生在這種情況:

  • 工班誤會圖面比例或施工手法
  • 插座、電箱位置與櫃體發生衝突
  • 地面高低落差未考慮,磁磚收邊錯誤
  • 油漆、壁紙位置與現場不符

即使你交出了100分的施工圖,也可能因現場理解落差,導致實作與設計完全不同。而這些,都不會在圖面上自動修正,只能靠人眼現場去檢查、去詢問、去糾正。


沒有對單會發生什麼?從小錯變大災難

沒有對單時,錯誤往往要到「已經施工完」才被發現。這時可能的後果是:

  • 要拆掉重做,增加施工成本
  • 工期延後,導致入住或租賃時程受影響
  • 業主與設計公司、工班關係緊張
  • 最糟的是:根本無法拆改,只能「忍著住」

在我們的實務經驗中,即使對單過的項目也可能出錯,何況是完全未經核對的情況?這也是我們從不省略這個流程的原因。


對單沒有一致的標準,但原則上會依照工程內容與施工節點調整進行

每場對單的實際執行方式,會依照空間狀況、施工進度與工種配置有所不同。但在豐華,我們大致會從以下幾個方向切入,確保設計能順利落實:

📐 圖面與現場對照
現場實際丈量、確認與圖面尺寸是否吻合,尤其針對非直角牆面或結構落差的空間格局,更需要仔細核對。

🔌 插座與設備位置確認
確認插座、電箱、冷氣孔等設備位置,是否與櫃體、窗簾、傢俱等配置衝突,並依需要微調設計方案或位置。

🔧 工種交接與留設說明
針對即將進場的下一道工種,提前說明需預留的位置、線槽、水電點或板材,避免日後重工或銜接不良。

📷 現場拍照與記錄
重要細節會拍照存檔,作為日後查驗或與業主說明的依據,必要時也會手繪現場草圖輔助說明。

📝 即時標註與異動記錄
若現場條件與設計圖略有差異,會在第一時間做出標註或圖面調整,避免口頭交代遺漏造成施工誤差。

這些確認方向未必每案都完全一致,但只要有助於降低錯誤率、提升施作品質,我們都會盡力安排對應的現場確認。


設計的專業,不只是創意,而是確保每一筆都落地

我們不只把對單視為管理手段,更把它當作設計責任的一部分。因為設計的終點,不是圖面完成,而是當屋主打開門的那一刻,看到空間如期呈現、毫無落差。

這些「一項一項核對」的過程,也許屋主看不見,但它正是我們成為專業設計團隊的關鍵差異。


如果你正在準備裝修,記得問一句:「什麼時候要對單?」

若你正在尋找一位能把設計真正落實的設計團隊,歡迎與我們聊聊——
我們不只畫圖,我們會陪你一一確認、親自到現場,讓理想不只是想像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