🟡家具買貴不一定對,但買錯一定後悔
家具這種東西,真的是「用了才知道對不對」。很多人買家具只看價格或外型,買回家後才發現不適合、容易壞、甚至根本無法融入生活。
身為設計師,我們不只替屋主規劃空間,也常常要幫他們挑家具。這篇文章整理出設計師在實務上會特別注意的幾種家具選購原則,幫你避開常見地雷,買得安心、用得長久。

🟡 一、哪些家具不能貪便宜?選購要看「使用強度」
有些家具你可以省,但有些家具一旦壞了,整體生活品質都會被拖垮。選家具前先問自己:這個東西會「每天用」嗎?會「承重」嗎?會「潮濕」嗎?
以下這幾類家具,建議優先挑選結構穩、材質耐用、五金有保固的產品:
- 床架/沙發:是全家人每天使用的家具,不能晃、不能塌、不能吱吱叫。
- 餐椅/工作椅:天天坐的東西不能晃,也不能三個月就歪一邊。
- 收納櫃(尤其是浴室/廚房使用):濕氣、重量、頻繁開關都會測試它的耐性。
- 鏡櫃或吊掛家具:一但脫落不只損壞還有安全問題。
✅ 重點:家具選購不是看「便不便宜」,而是看「這東西壞掉你會不會麻煩」。

🟡 二、哪些家具類型可以挑便宜的?但要選對結構
不是所有家具都一定要高價才耐用。以下幾種家具,如果選得好、用途單純,其實平價品也能用得開心:
- 鐵製收納櫃/活動層架:便宜好用、防潮又穩定,非常適合放在陽台、儲藏室或商空後場。
- 邊桌、床頭櫃:非承重家具,可以挑風格輕巧但比例剛好的款式。
- 組合式書架:只要不拿來放過重的東西,其實很多平價品牌都能勝任。
- 鞋櫃(短期使用或套房):例如出租用、商空使用的小鞋櫃,挑外型好搭、造型不要過時的就夠。
✅ 重點:不是什麼都不能省,而是要知道「省在哪裡才不會出事」。

🟡 三、放在「這些地方」的家具,一定要看使用環境
設計師最常看到的家具使用錯誤,其實不是買錯東西,而是買錯地方用。以下這幾個地點,是家具損壞的重災區:
1. 浴室、陽台、廚房等高濕區
- 不適合放竹製、藤製、或一般纖維板家具。
- 儘量選擇鐵件、玻璃、或經過防潮處理的材料。
- 鏡櫃類建議挑高一點、不直接碰水的位置。
2. 小孩活動範圍
- 所有家具都要有圓角處理/不易翻倒/耐刮耐髒。
- 例如茶几、收納箱、餐椅都要挑選低重心、穩定性高的設計。
3. 每天開關、抽拉的區域
- 請務必選擇滑軌好拉/門片不卡/五金有保固的產品。
- 五金壞了幾次,你會開始不開抽屜,最後這櫃子就變成「擺設」了。

🟡 四、外型好看 ≠ 耐用,選購時請看這幾點
設計師實務中,最常看到屋主後悔的家具共通點不是「買太貴」,而是只看外型不看內部結構。
購買家具時,建議簡單檢查以下幾項:
- 結構有沒有晃動感、是否紮實穩固
- 開關是否順暢,有沒有卡卡的、不對稱
- 底部收邊、封邊是否整齊,有無毛邊
- 有沒有異味、材質本身是否會吸水(尤其廚衛空間)
- 有沒有品牌保固、五金配件可不可以後續維修
✅ 小技巧:實體店請「拉拉看、坐坐看」,網購就「看評論、看拆箱文」,別只看官方美照。

🟡 五、設計師真心話:這幾樣家具最容易後悔
不講品牌,只講類型。以下這幾樣家具,在設計師實務中是「最多人後悔買的幾種」:
- 便宜但材質鬆垮的鏡櫃(浴室用三個月門就歪掉)
- 看起來美式復古但結構爛的邊櫃(只是表面貼皮)
- 收納功能很美但五金很爛的書桌(抽屜常壞)
- 便宜的布沙發但坐感塌陷、久坐不舒服
- 竹編、藤編收納箱放陽台/浴室就發霉報廢
✅ 每一樣家具都不是不能買,而是要「用對位置、挑對結構、選對預算」。

🟡 選家具就像選生活方式,越了解自己越買得對
家具不是越貴越好,也不是便宜就一定會壞。懂得判斷空間需求、使用頻率與環境特性,才是選對家具的關鍵。
這篇指南幫你劃出一條選購的方向感——至於板材怎麼選、系統櫃跟木作的差異、五金怎麼挑?
我們會在下一篇系列文章中繼續深入聊!
👉 想讓家具更耐用?從空間設計開始!
歡迎與我們聯繫,讓設計不只好看,更適合你真正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