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開始就說預算?如何開啟與室內設計師的有效對話

很多屋主在第一次與設計師會面時,最猶豫的問題之一,就是要不要先把預算說出口。有人怕預算一旦講了,設計師會「剛好花光」;有人則覺得不說,反而可以看見更多設計選擇。
事實上,預算不是束縛,而是讓設計團隊鎖定正確方向的指南針。在丰華的實務經驗中,清楚的預算溝通不只可以節省設計與施工的時間,更能幫助你每一分錢都花在最有價值的地方。

【毛胚屋推薦嗎?】買之前,你該知道的 5 件事

毛胚屋,看似什麼都沒有,卻也意味著什麼都可以自由選擇。對設計師來說,它是一張等待描繪的畫布;對屋主來說,它可能是夢想的起點,也可能是預算的無底洞。

到底毛胚屋推薦嗎?這篇文章,我們不說浮誇話術,只說實話。用五個面向,帶你一次看懂毛胚屋的本質與真相。

家具怎麼挑才不後悔?設計師的選購避坑指南

家具這種東西,真的是「用了才知道對不對」。很多人買家具只看價格或外型,買回家後才發現不適合、容易壞、甚至根本無法融入生活。

身為設計師,我們不只替屋主規劃空間,也常常要幫他們挑家具。這篇文章整理出設計師在實務上會特別注意的幾種家具選購原則,幫你避開常見地雷,買得安心、用得長久。

【裝修現場最常忽略的一步】為什麼設計師一定要「對單」?

許多屋主以為,只要請設計師畫好圖、3D 模擬圖也看過了,接下來交給工班「照著做」就好。然而,實際上最容易出錯的,往往不是設計階段,而是現場施工的落實過程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每一個工種進場前,都堅持進行「對單」流程——一場設計與實務之間的確認,也是避免錯誤發生的關鍵戰役。

不是便宜就好用——我陪屋主挑家具時,最常說的那句話

今天陪屋主跑了三家家具店,從沙發試坐、木櫃開關、燈具色溫,一路試到晚餐時間。
走進某家連鎖店時,他指著一張特價沙發問我:「這張打完折不到兩萬耶,算不算划算?」

這不是我第一次被問這句話了。
每次聽到這種問題,我都會笑一笑,先不急著回答,而是請他坐上去、把腳抬起來、轉個身再試一下靠背。

🔍 為什麼裝潢預算會被追加?

裝潢是一場與理想生活的距離賽,而預算,就是那條必須牢牢掌握的界線。

多數屋主都曾經歷過類似的焦慮:「不是已經談好價格了嗎?為什麼中途還要再加錢?」
這並非單一個案,而是裝修工程中極為常見、卻也最讓人無力的一環:預算追加。

本篇文章將從實務角度出發,剖析預算追加常見原因,並提出有效應對策略,幫助你在裝潢過程中保持信心、守住底線。

系統櫃丈量全攻略|從細節開始打造剛剛好的收納空間

在系統櫃的世界裡,「丈量」從來不只是量尺寸。對丰華而言,它是一場對空間的理解,也是一個家的起點。
從設計發想、工廠製作到現場安裝,系統櫃無法現場微調,每一公分的準確與否,決定了最後成果是否完美契合。
因此,丈量不是形式,而是職人的堅持與基本功。

回歸簡約的生活提案:無印

在風格百花齊放的現代空間中,「日式無印風」一直以來都受到喜愛簡約與寧靜感生活者的推崇。
但你知道真正的無印風,並不只是看起來乾淨而已嗎?

本篇文章將從配色、材質到設計邏輯,一次帶你掌握無印風空間的 6 大關鍵特色,
無論你是正要規劃新家,還是想讓生活再簡化一點,都能找到值得參考的方向。

【窗簾選錯,小心讓生活變調☀️🌙】

讓窗簾成為你生活的柔光濾鏡

窗簾,是最靠近光線的設計元素,
也是決定空間氛圍與情緒節奏的重要推手。
從色彩選擇、材質機能、比例安排到風格搭配,
每一道布幕,都是你對生活樣貌的詮釋。

這篇文章,我們整理出六個窗簾選擇中最容易忽略的關鍵,
讓你不再只是「裝飾窗戶」,而是「設計生活」。

《北歐風的核心,是讓每一道光都值得停留》

在台灣談北歐風,不只是談風格,而是談生活哲學。

當我們說「我想要北歐風」,我們追求的不只是白牆、木地板、極簡配色,
而是希望空間裡每一件事物都有理由存在,每一盞燈都為生活添上溫度。